四时耘田躬亲耕,俯首只把春来报
——记一名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四季从教片段
王倩倩
文化传播学院
九月金风秋似染,园中桃李遍芬芳。每年的教师节,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,表达对教师队伍的亲切关怀。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,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教师代表,指出“新征程上,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,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树立‘躬耕教坛、强国有我’的志向和抱负,自信自强、踔厉奋发,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”听到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热切要求,我不由陷入沉思:作为一名刚刚转岗到基层学院的教务老师,我该如何践行总书记对教师工作的要求呢?
在未从事教务工作前,我一直刻板地认为,教务员是教学工作的联络员,仅仅负责上传下达。而当我真正踏上一线教务员的岗位时,我才体会到: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过程中,教务员是一个平凡的岗位;在基层单位的教学教育活动中,教务员却是一个忙碌的角色,从教师教学运行到人才培养的点滴细节,每一步都需要教务员的精耕细作。如何在平凡岗位上走得坚实、更加全面地思考和规划保障学院留学生教学质量过程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、更好地体现出教务员的岗位价值和贡献,这些思考融入了我的工作信念。于是,我成为了平凡之路上的坚定追光者,成为了“责任田”中躬亲耕作的耕耘人。
任何工作,“做了”和“做好”所付出的精力是完全不同的。教务工作要求细心细致,程序严谨,稍有差错就会给师生的教学学习活动带来困扰。为了守好学院留学生教学管理的“责任田”,我深知要经历四时的用心劳作,守着静待花开的喜悦。
田家少闲月,春来育苗忙。新一级培养方案的制定可谓是每年春季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培养方案的制定既要满足人才培养的任务,又要协调留学生的特殊情况。结合工作经验,我列举了历年培养方案在教学工作和学生选课中存在的问题;通过走访调研,积极与系主任沟通反馈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意见。当老师们电话微信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时,我的第一反应都是“可以”“没问题”。因为每一句回答都是承诺,每一项工作都是责任。“一把椅子一杯水”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,而是印刻在心中的工作理念。
仲夏晚来日,收获满苍苍。为了保证毕业生能够顺利毕业,我总会提前一学期算出学生的学分情况,通过电话微信提醒学生注意,再三核实学生确认情况。学期初再次核对学生毕业前的课程成绩,发送截图与学生确认。如有需要补修的情况,我会积极与教务处各部门老师沟通协调解决,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顺利毕业。听着他们真诚地回复“谢谢老师”“老师您辛苦啦”,感觉自己的付出是被肯定的,我的工作是有价值的。
秋来勤犁田,备冬播种粮。九月份留学生本科生入学是一年中留学生办公室最热闹的时候,校园迎新、材料审核、入学考试等工作接踵而至。为了给新来的留学生留下良好的校园印象,让老师们新学期感受新的风貌,开学前我早早地来到办公室熟悉新生材料,检查授课教室基本教学用具是否齐全并做补充;保证开学上课、考试阶段教室整洁,没有自习书本的放置;开学后,就课程安排、学生学习情况等问题加强与分管院领导、系主任沟通,及时解决老师和学生提出的教学问题;在日常教学过程中,坚持国际学生教务工作的趋同管理,加强与中国学生教务老师的沟通交流,协助解决日常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。
田野生冬兴,农闲到处耕。身为学院管服团队的一员,我深知要牢固树立服务师生的意识,立足服务做贡献,立足管理谋发展。学期中教学秩序稳定后,本着常思考、勤总结、多学习的工作宗旨,我开始熟悉业务流程的工作。实行教学资料管理系统化,对相关工作文件、数据资料按照工作内容和个人习惯进行分类标注的档案化管理;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、教育部和学校关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文件;制定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表,明确年度工作目标、各项工作时间安排和重难点;对于在选课、考试、成绩等环节中存在的多次通知、反馈、沟通、执行的问题,通过摸索新系统、登录学生账号绘制流程图等形式,使学生具体形象地按照步骤操作,减少学生因为语言不通造成的操作不畅。我深知,越熟悉工作内容,就越能提升服务师生能力,才能更好地成为汉语文化系师生教务工作的联络员、服务员和管理员。
躬耕教坛,赓续百年初心;春风化雨,担当教育使命。120多年来,一批又一批专家学者、教研人员辛勤耕耘,为人才培养薪火相传孜孜奉献,也在山东大学这片热土上成长成才、成就自我。作为一名教学管理人员,我将进一步深入学习教学管理知识,真正把精耕细作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学习致广大而尽精微、事事精耕细作的风尚,助力提升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!